Tuesday, July 28, 2009

跨越種族藩籬的愛國公民走了

上個月的25號,生於1958年的美國流行曲天王Michael Jackson,歿於2009年。

這個月的25號,同樣生於1958年馬來西亞的愛國先行者、著名導演Yasmin Ahmad,也歿2009年,是巧合嗎?

我不懂,只知道,我們從此失去一位最會述說大馬多元種族社會動人故事心靈捕手,這是非常難過的!

那天去萬達廣場(One Utama),經過WH的店面,看見海報中笑容可掬的她,風采依舊,可惜人已非!


在馬來西亞,沒有人不被她為國油所拍攝的各民族節慶廣告所動容的。

而她的電影更是跨越種族藩籬的最佳良藥,那種在不知覺間,觸動各民族內心深處,打開各民族心房的生活化小故事,真實且震撼!

昨晚,從光碟架上拿出我珍藏的她的作品《Sepet》(單眼皮)來端詳了好一陣子,感觸萬分!


想起我當年看了這部電影後的悸動,也勾起了我當初看完這部電影後,迫不及待寫下的觀後感


以下這篇文章,是我的作品,原刊於《星洲日報》〈言路〉版;為懷念一位擁有全民特質的馬來西亞人--已故的Yasmin Ahmad,而再次公開與大家分享。

*****

“羅惹”式語言象徵團結

電影《SEPET》最令人動容的並不是那段以悲劇收場的異族戀,而是導演雅斯敏阿末試圖透過平實中庸的敘述手法,清楚的釋放出她對馬來西亞多元種族、宗教和文化的維護與包容心態,以及對建構一個異中求同、和諧穩定、政策無偏差社會的期許

顯然的,她希望通過電影裡男女主角的交往,反映華巫族群的生活型態和文化習俗其實早在數百年前即已潛移默化地相互影響著

同時,也藉著各民族平時在不同場合的交談,自如地摻雜使用彼此的語言詞彙,語碼隨時轉換的溝通狀況,勾划出一個無可改變的事實:馬來西亞這個交匯著豐富多元色彩的國度並不是各族祖先源自的爪哇、廖內群島、蘇門答臘、中東、中國或印度,這裡的華巫印後代的母語,已不再純淨,形成一套獨具本土特色的變體語調

從周遭多語的環境中,經歷長時間的相互調整和融合,吸收彼此語言的養分,也就孕育出一種稱之為中間型態,各族都能心領神會,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羅惹”式族際共通語。語言生態的發展因素,對民族、國家的認同及歸屬感起著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羅惹”式共通語,促使新一代的本土情懷更加濃厚。因此,馬來西亞族的觀念必須建立在各族語言自由擴張、相容互重和共榮共存的“有容乃大”範疇思維裡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定馬來語作為國家官方語言的地位。只是,在一個多語的社會裡,各族語言和國語是分工合作、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

在族人、家人間,使用母語,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更感親切。而在南腔北調各族交集的大環境中,使用國語或“羅惹”式共通語,互相便能認同,不再去在意彼此的相異點,於是民族團結、國家和諧安寧的目的就能達致。

語言權是基本人權。有關當局對各族語言的尊重,是平等對待國家資源的應有態度。語言不應片面的把它解作分化國家族群的問題,而是把它歸納為多元社會的珍貴資產。維護各族語言、推行資源平等分配政策才是馬來西亞面對全球化浪潮衝擊的最利武器。

*****


Allahyarham Yasmin Ahmad, R.I.P. 安息吧!

27 comments:

  1. 又坐到沙发了!
    你每晚都很夜一下hor~

    ReplyDelete
  2. 原来你叫耀荣~~~
    跟我的朋友的名字一模一样~~

    ReplyDelete
  3. yasmin导演的离开,是大马影界的损失~~

    ReplyDelete
  4. 他離去了,是大馬的损失...
    death in peace yasmin...u r proud of malaysia...

    ReplyDelete
  5. 雅斯敏的离去是我不愿接受的事实。

    ReplyDelete
  6. 我之前也是猜是威还是文,原来是荣啊。。。

    我想看Sepet很久了,就是没有机会(其实也没有认真去找),到现在,也变成经典了。。。

    为什么好人和有才华的人都早走?

    ReplyDelete
  7. 你的文笔
    不是一般的厉害~
    是很厉害很厉害。
    至于这位爱国女英杰
    我只能说
    失去她
    是我们国家的损失。
    她,绝对是我国的英雄。

    ReplyDelete
  8. 我也觉得很可惜,很想看sepet很久了,哪里有的买到?

    ReplyDelete
  9. 之前并不认识她,但是看了啊洛的post,觉得她的作品还不错一下的,走了真可惜,51岁,老实讲是还蛮年轻一下的~

    ReplyDelete
  10. 我喜欢sepat这部电影
    很朴实
    你写得不错!喜欢

    ReplyDelete
  11. 又多一个“有才华”的人离开了!!

    ReplyDelete
  12. I can say is...she really has a charming and pretty smile ^^
    R.I.P

    ReplyDelete
  13. 奈斯哈乳豆:
    你比我更夜吧! 哈哈!

    ET女子:
    你的哪個朋友呢? 我的名字很普通和老土的!

    但願未來有更多類似yasmin這樣的人出現在我們的國土!

    tom:
    是大馬各民族的損失!

    dandelion:
    但這終究是事實了!

    tamiya:
    我的名字就是最普通不過的了!

    你想看sepet?

    Akira 思胜:
    rest in peace!

    Nick尼克仔:
    我的文筆不厲害, 要靠後天補救的!

    對, 她的作品永遠充滿了"一個馬來西亞"的概念!

    CHAO YU:
    你想看sepet? 有方法, 再告訴你!

    潇洒走一回(少俊):
    你在新加坡應該有看過一個"葬禮"的公益廣告, 說出這世界上是沒有完美的人的, 這也是yasmin的作品!

    海贼:
    對, 我們還有希望她帶給我們更多的感動, 誰知道....中風, 就這樣走了....

    hibiscus 晶:
    對, sepet, 是我最喜歡的馬來西亞電影!

    发白日梦^^:
    天妒英才!

    Xing Tells You:
    that's right!

    ReplyDelete
  14. 光宗耀祖,荣华富贵,有什么不好?这是父母对我们的期许,也是祝福啊。

    我想看,怎样?

    ReplyDelete
  15. 很喜歡他的作品,
    都很有意思。
    真的很可惜。。。

    ReplyDelete
  16. 也许她的离开是国家的损失。
    但至少,她也让我们更了解各族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是很丰富多彩了。
    RIP Yasmin Ahmad.

    ReplyDelete
  17. 木子:
    u are right!

    tamiya:
    這樣也給你想到! 我還不知道我的名字這麼多玄機的!

    你若真的想看, 我可以燒一片給你, 你要給我地址!

    ah_man:
    沒錯!

    布莱恩:
    你說得很對!

    ReplyDelete
  18. 我正要提起新加坡的这个“葬礼”公益广告,报章有写到她原本是个“他”。。。。。

    ReplyDelete
  19. toto:
    她原本是他, 我很早在幾年前就知道了, 這跟才華是兩回事吧!

    據說她出世時是兩性的, 後來成年後選擇了做女性, 這在回教是被允許的, 所以她的身分獲得官方的承認!

    ReplyDelete
  20. 我在想,谁会是她的接班人呢?

    ReplyDelete
  21. 她的离开是广告和电影界的损失了~~~
    不知国油还能看酱动容的广告没了 XD

    ReplyDelete
  22. 不忙,看你还有北上公干,还是我有去KL再向你拿。

    私下再联络啦,mail: keigo_micky@yahoo.com

    ReplyDelete
  23. 好久沒來留言了。。。來踩了一腳

    我記得我做臨演時

    有遇見yasmin 來探班

    那時候還真的不懂是誰

    感嘆

    ReplyDelete
  24. 剑魔.令狐冲:
    我想, 暫時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嘉CacinG進:
    很難了! 有的話, 也拍不出那種神采吧!

    tamiya:
    好的!

    李文健 이문건 りぶんけん:
    知道很久沒來留言就好, 寫意生活過得太好了吧?

    哎呀, 當時你錯失機會了, 現在已來不及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