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9, 2011

被李宗盛靈魂侵蝕的楊宗緯

睽違3年,楊宗緯推出第二張專輯,第一波主打歌《那個男人》一個月前就在各電台狂播。這首韓國譯曲,歌詞蕩氣迴腸、旋律淒美哀怨,擾動人心,也因此令一眾歌迷非常的期待其新專輯的面市。

然而,當專輯推出後,聽完了整張專輯,歌迷應該會產生若有所失、不知所措的感覺。為何這樣呢?

原本以為專輯交給李宗盛製作,會發掘出楊宗緯更深層的個人聲音特質和更豐富的音樂元素,沒想到,整張專輯除了排在最後一首當bonus track處理的韓國譯曲《那個男人》之外,前面的10首原創作品都找不到一貫的楊宗緯特色,反而聽到一個被李宗盛靈魂侵蝕的楊宗緯。

更諷刺的是,專輯明明叫《原色》,整個氛圍卻是製作人李宗盛的“原色”。


專輯裡李宗盛包辦了6首半的詞、1首曲以及和御用多年的大馬音樂人Mac Chew合寫2曲。再加上共有9首歌曲交由Mac Chew編曲,也難怪會出現如此統一的李宗盛特色。

不僅如此,楊宗緯的唱法也很李宗盛,那種吊兒郎當、隨性的演繹技巧,彷彿在聽一個歷盡滄桑的中年男人李宗盛在唱歌。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就見仁見智了。

這不是一張一聽就會喜歡的專輯。它,很內斂、很沉穩、很深邃,需要時間的沉澱,細細品嚐,濃郁的情感才會慢慢的滲透出來。

我也是聽了三、四回後,才從排斥中逐漸去接受楊宗緯這次的改變。游刃有餘的唱功、細膩的情緒掌控,真的是要耐心去聆聽,方能融入其中,進而達到回味再三的境界。


只是,聽到最後,我到底是要聽楊宗緯唱歌,還是李宗盛唱歌,把自己也給搞糊塗了,這算是敗筆嗎?


11 comments:

  1. 該怎麼說呢... 專輯叫原色, 是會期望聽到的是楊宗緯的故事. 只是, 寫故事的人是李宗盛, 不是楊宗緯, 他只是說書人. 如果他找不到那種共鳴, 會弄成駕馭不了歌曲的感覺. 而且, 如果是李宗盛過度干涉, 搞不好有是一個劉子千了.

    一個不懂音樂的瘋子留.

    ReplyDelete
  2.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我先前也写了乐评“失去原色的复制人”-

    http://yuebeifan.wordpress.com/

    结果杨宗纬的乐迷还留言声辩杨宗纬没有模仿李宗盛,只是带有李宗盛的风格。有些攻击性的留言还被我删除了。我差点被他们骂翻了天,哈哈!

    ReplyDelete
  3. 他已经慢慢失去了个人特色…

    ReplyDelete
  4. 很想念当初为梦想而唱歌的杨宗伟!
    超级星光大道的时候。

    ReplyDelete
  5. 哈哈……难怪就只有看到FB的朋友在share《那个男人》而已。

    ReplyDelete
  6. 也許...
    他也在努力的尋找另一面的自己...
    再給他一些些的時間吧.

    ReplyDelete
  7. 我还没听!但是了解你说的,其实杨宗伟的声音如此美好,应该让他发挥自己的特色。

    ReplyDelete
  8. 看完昨天的康熙來了, 會發現楊宗緯在整個唱片製作過程似乎沒辦法完全發揮, 就像蔡康永說的: 這個很明顯是李宗盛的歌曲. 很多人聽到說不定也只會想到李宗盛, 不會想到是楊宗緯的歌.

    ReplyDelete
  9. 或许是太陶醉在忘我境界了?

    ReplyDelete
  10. To all:
    看來大家對楊宗緯期待還蠻高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