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陪港友走透透(4) - 漁港篇

2/1/2010早上,從太平(Taiping)驅車前往十八丁(Kuala Sepetang),大概20分鐘就抵達了。

十八丁以前被稱為砵威,源自英文的Port Weld。這裡擁有全馬第一條的火車軌道,但現在只留下這個碩果僅存,並刻有英文、中文、淡米爾文和爪夷文的石碑作為歷史的見證。


基本上十八丁是個漁港,當年英國人就是為了開採霹靂州的錫礦,而建造火車鐵道,以方便把錫米運輸出境的。

現在的十八丁,保留了淳樸的小漁村面貌,鎮上居住的多數是華裔。

我們去到時,剛巧碰到有攝製隊伍在拍戲,當時在等待埋位的男演員應該是謝佳劍吧。最近在報章上看到NTV7正如火如荼拍攝的一部電視劇叫《碳鄉》,我想當天我們看到的就是這部了。

我們沒有打擾電視劇的拍攝,望一眼就走了。反而是發現了另一個其他地方沒有的食物,更覺得新奇。

根據老闆說,這件小吃雖然也叫蘿蔔糕,但卻沒有蘿蔔的成分,完全是米製成的。


米水凝固後,老闆用特製的刀,把小吃切成小塊狀。


方塊狀的米製蘿蔔糕。


放入油鍋煎炸成金黃色後,就可以享用了。


我忘記價錢了,好像是RM1兩件吧,便宜好吃。有時候想想,不用什麼山珍海味,簡簡單單也可享受到美食,這就是小鎮的生活態度


(待續,下回預告,為什麼NTV7要選擇在十八丁拍《碳鄉》這部電視劇呢,原因嘛.....就得要看我的下一篇遊記了,暫時賣關子。)



12 comments:

  1. 很久没去那边了咯
    但是也不喜欢去~很晒@@
    呵呵

    ReplyDelete
  2. 以前读sejarah有读到这个地方~~
    至于那个萝卜糕。。我相信它是好吃的。

    ReplyDelete
  3. 就这样直接吃好吃吗?是要加酱料才好吃吗?

    ReplyDelete
  4. 没去那里尝试mee udang吗?还蛮著名的。。

    ReplyDelete
  5. 好大快的萝卜糕~
    我也是觉得沾酱料更好吃~~

    ReplyDelete
  6. 十八丁,對面港,有一個小村落,叫老港(福建話)。好幾年前有去過那里。那里的人家,是沒有電流提供。人們都用打電機,所以中午,都沒有用電。但現在,不懂政府是否已提升那里的環境。

    ReplyDelete
  7. 安德瓦特[稀客]:
    對hor, 你是太平人, 肯定有去過這個地方的! 我們去當天沒有什麼曬呢!

    幸福王子:
    證明你的sejarah還沒有還給老師, 哈哈!

    Akira 思胜:
    蘿蔔糕是古早風味!

    Vincent Cho:
    對, 可以加醬料, 但我喜歡原汁原味的!

    豪少:
    你又不早告訴我! miss掉mee udang了!

    ET女子:
    我喜歡原汁原味的, 哈哈!

    郭进川:
    之前看astro好像有見到這個在十八丁的對面港, 聽說以前是海霸王的地頭, 對嗎?

    ReplyDelete
  8. 这地方还没去过呢!那个萝卜糕好好吃哦!

    ReplyDelete
  9. 萝卜糕可以炒,可以沾酱才吃。

    我两个都喜欢

    ReplyDelete
  10. 郭进川:
    反正靠近你家, 你可以打聽打聽是不是正確的!

    杰胜:
    檳城去不遠而已!

    Chi Leong:
    加不加辣椒醬, 口味因人而異!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