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印尼的Surabaya,當然也要嚐嚐當地的美食嘛!這趟旅程確實吃了不少的道地食物。
這個好像賴粉的湯麵叫Bakso,它的牛肉丸很好吃。

這碟飯我忘記什麼名字了。

這碟飯我也記不起什麼名字,哈哈!

這個是Mie Sup,用的是Mie Sedaap即食麵。(備註:印尼文的Mie和Sedaap拼音和馬來文有些差異,我們的拼音是Mi和Sedap。)

這個是Mie Goreng,也是用Mie Sedaap麵條來炒。

談完吃的,也要介紹一下
清涼的飲料。以下這個是
Es Buah-Buahan。(備註:印尼文的Es就是馬來文的Ais,同樣意思。)
這個
水果冰很好喝,它不像我們這裡的Ais Kacang那樣放黑糖(Gula Melaka),所以
甜味適中,比較不會膩。

它的料很多,有
蜜瓜、火龍果、葡萄、黃梨、大樹波羅、西瓜、草莓等水果,吃完整碗冰,很飽,很滿足。

另外,我們走在Surabaya街頭,終於發現有
中文字的店屋,原來是
海南會館,但是它的印尼文招牌卻是
Yayasan Luhur Budi,文不對題,可能是政府的限制,不能夠太過張揚吧!

參觀完這些景點,我們的Mt. Bromo和Surabaya之旅也到
尾聲了。8/3/2010傍晚5點,我們就前往機場,準備回國。
想不到下班時間很塞車,我們花超過1個小時才抵達機場。
由於我們坐的是當晚最後的一輪航班,所以當進入boarding區後,走廊已不見人潮。

等候上飛機。

這趟短短的
4天3夜旅程,我竟然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把所有的文章貼完,由此可見,此行的每個景點皆帶給我們很不一樣
感受和意義。
更值得一提的是,整個行程我們每人平均只花了
RM800++,包括機票、膳宿、交通等費用,可說是
價廉物美。

這三年來,我們已去過了印尼的巴里島(Bali)、日惹(Jogyakarta)以及泗水(Surabaya),三次的行程都讓我們見識到印尼的不同
風土人情和
地理面貌。
未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到訪這個東南亞最大的國家,畢竟它的旅費低廉,而且印尼語又和馬來語相近,溝通很方便。
印尼,一個充滿豐富人文色彩的國度,我們
後會有期!
******
p/s: 那天從Mt. Bromo下山,我坐在擠滿22人的客貨車裡,聽到一名法國遊客和當地乘客的對話。法國遊客表示,假如說到旅遊的樂趣和刺激度,她比較喜歡印尼,因為馬來西亞對她而言是“Too Well Organized”。曾幾何時,我們的馬來西亞原來已被外國遊客列為“很系統化”的國家,我們的旅遊素質提升了,老外卻更欣賞印尼的“Not Well Organized”,是不是很諷刺?[完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