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2/2009,聖誕節剛過,我和龍貓,從吉隆坡出發,一路向北,首站在我童年的故鄉霹靂州美羅小鎮(Bidor)停留吃午餐,順便約了博友百勤出來見面。
這是我們第二度會面了,百勤小弟還是老樣子,雖然已經進了師訓就讀,外貌依舊像個中學生。

吃完午餐,我們繼續北上,即將抵達大山腳(Bukit Mertajam)的高速公路上一連遇到5個車禍點,以致行程耽擱,約莫傍晚6點才到達目的地。
(待續)
故事方面,此片也把以往的一些科幻片橋段推陳出新。
比如,我們在《The Matrix》中看到Keanu Reeves應用電腦把思維輸入虛擬世界。《Avator》裡則有科學家使用儀器把人類的思維傳送到DNA培養的外星原住民化身的肉體上,展開一連串的行動。
再來,片中那些異想天開的外星森林飛禽走獸,更是《Jurassic Park》的升級版,生猛奪目。
而緊張刺激的戰鬥場面,電腦特效做得比《Star Wars》更上一層樓,也更富生命力。
紅葉子是陽明山的楓葉,為何會有楓葉呢?
事因前一陣子,他說要寄聖誕卡給一些博友,我就隨口說,沒看過真的楓葉,假如要寄聖誕卡,不如給我楓葉。結果他真的很認真,寄了美麗的楓葉來給我和龍貓。
第一次做,味道還不錯,更關鍵的是,意大利麵的醬汁是自己煮,而不是買現成的,誠意可佳!
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吃到這道別無分號的龍貓意紛!
後記:
龍貓還蠻有煮飯天分的,很多菜餚第一做,都有中上水準,值得嘉許!
我嘗試從書中抽出一些廣東字彙與大家分享(括弧為普通話註解):
A. 天地類
1. 熱頭/日頭 (太陽)
2. 海皮 (海邊)
3. 水氹 (水坑)
4. 罅(laa) (縫)
B. 時空類
1. 而家/家陣 (現在)
2. 嗰次 (那次)
3. 嗰陣時 (那時候)
4. 第時 (以後)
5. 朝早/朝頭早 (早上)
6. 晏晝 (中午)
7. 琴日/尋日 (昨天)
8. 聽日 (明天)
9. 成世 (一輩子)
10. 先嗰排 (前一陣子)
11. 卒之 (終於)
C. 稱謂類
1. 阿嫲 (奶奶/祖母)
2. 妗母 (舅母)
3. 孺(laai)女 (小女兒)
4. 孖仔 (雙胞胎)
5. 填房 (續絃)
6. 後底乸 (繼母)
7. 細路/細蚊仔 (小孩子)
8. 阿茂 (傻瓜)
9. 寡佬 (單身漢)
10. 契家佬 (情夫)
11. 反斗星/百厭星 (搗蛋鬼)
12. 二打六 (小人物)
13. 二五仔 (兩面派)
D. 職業類
1. 老細/東主/事頭 (老闆)
2. 事頭婆 (老闆娘)
E. 商業類
1. 執笠 (倒閉)
2. 堅嘢 (真貨)
3. 流嘢 (假貨)
4. 磅水 (給錢)
5. 撻數 (賴賬)
6. 度水 (借錢)
7. 過水 (交錢)
8. 撲水 (籌錢)
F. 動作類
1. 冇行 (不成)
2. 冇走盞 (十拿九穩)
3. 冇計/冇符 (沒辦法)
4. 冇耳性 (健忘)
5. 冇解 (沒道理)
6. 肉赤 (心疼/心痛)
7. 吼住 (盯住)
8. 閂(saan)埋 (關著)
9. 戙(dung)起 (豎起來)
10. 揈(fing)甩(lat) (甩掉)
11. 搭嗲 (插嘴)
12. 發吽哣 (發呆)
13. 發啷(long)唳(lai) (耍潑)
14. 話之佢 (隨便它)
15. 曬命 (賣弄/炫燿)
16. 躝(laan)屍 (滾蛋)
17. 讕(laan)醒 (自作聰明)
18. 讕得戚 (自鳴得意)
19. 讕架勢 (擺威風)
20. 讕有寶 (自以為是)
21. (才畢)飯 (盛飯)
22. 閘住 (住嘴/停止)
23. 嘥(saai) (浪費)
24. 閉翳(ngai) (憂慮/發愁)
25. 揸頸 (受氣)
G. 性狀類
1. 巴閉 (了不起)
2. 兒嬉 (不牢靠)
3. 求其 (馬虎/隨便)
4. 屈質 (擁擠/局促)
5. 的式 (小巧)
6. 倀雞 (潑辣)
7. 夠薑 (有種)
8. 零舍 (特別)
9. 嚡 (毛糙)
10. 墟冚(ham) (熱鬧)
11. 擇使 (難搞)
12. 擒青 (匆忙)
13. 好繅 (很皺)
還有很多的類別,我無法一一列出給大家參考,總之我買到這本廣東話的活用詞彙手冊,我的母語造詣又提高了,高興ing.....,哈哈!
後記:
民國初成,眾議員共商治國大計,民國國語幾被定為粵語,皆因國會議員過半粵人也。然孫中山先生顧全大局,力勸同鄉,國語終被定為京話。原來當年廣州話只差那麼一點點,就成了中國的法定官方語言。帝制崩塌,天下共和,首屆國會曾提議奉粵語為中國“國語”,當時的國會議員廣東人剛好過半,通過這一法案不成問題。然孫中山先生顧全大局,力勸同鄉,便去逐個說服,勸那些粵籍同鄉改變初衷,放棄具有九個音階、抑揚頓挫的廣州話,奉北京話為國語。中國國語終被定為京話,粵語以一票之差敗給京話而未能晉身成為國語。憑著孫中山的威望,總算力挽狂瀾,粵語遂與“一統天下”的至尊地位失之交臂,不然大馬教育部底下的1200多間華文小學今天的教學媒介語就不會是現在使用的京話了。
答案如下:
具有超過一百廿年歷史的柔佛古廟,雄視新山市區。傳說它是由十九世紀柔佛州著名港主陳旭年等先賢倡建。
雖然沒有碑記可考其年份, 但廟中現存有兩件文物:匾額和銅鐘, 前者書“ 同治庚午” ( 公元1870 年),後者刻有“ 同治乙亥年” ( 公元1875 年),說明了柔佛古廟最少已有一百廿六年的歷史。
廟中供奉五位神明:
趙 大 元 帥 (瓊幫 - 海南籍貫)
華 光 大 帝 (廣幫 - 廣東籍貫)
感 天 大 帝 (客幫 - 客家籍貫)
洪 天 大 帝 (福幫 - 福建籍貫)
元 天 上 帝 (潮幫 - 潮州籍貫)
每年農曆正月廿日眾神出巡, 一連三天之游神盛會, 為新山市年年循例舉行之盛事。柔佛古廟是新山五幫華人共同膜拜的寺廟, 它是新山華社力量凝聚的核心支柱。
就是因為當地五幫的華人要在正月廿日舉行眾神出巡慶典,新山華人百多年來延續下來的傳統,非得要等到此盛事圓滿舉行後才算過完農曆新年的。
來到亞洲大陸的最南端,我走訪古廟,看到了大馬華人對歷史文化傳承的執著,也感受到了新山華人對傳統習俗的堅持,這猶如上了一堂寶貴的華人紮根史。
拜訪柔佛古廟完畢,我們就離開新山,北上峇株巴轄公幹去了。
登上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的第四樓,紅彤彤的裝潢與擺設盡入眼廉,令人精神為之一震!
原來第四樓是主題展覽區,而其主題會每隔幾個月更換一次。
21/11/2009我們到訪當天,此主題展覽區正好在展示各籍貫華裔的傳統婚禮習俗,包括潮州、廣東、福建、客家和海南,令我們看得喜出望外。
(一) 潮州婚禮
(二) 廣東婚禮
(三) 福建婚禮